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“影韵糖香” 非遗传承实践团


为深入学贯彻优秀文化思想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提高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。2025年1月8日至30日,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“影韵糖香” 非遗传承实践团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,与新疆各地院校、社区等合作开展“文化传承”活动,走进新疆农业大学、八一街道社区、昌吉州汇嘉时代广场,为1000余名大众带来了一场社科普及与非遗艺术展演相结合的盛宴。

在活动开始前,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同心以满腔热忱与一丝不苟的态度,向实践团成员细致入微地讲授了皮影戏悠久的历史渊源、精湛的雕刻技艺以及生动的表演方法。郭老师手中的皮影仿佛被赋予了生命,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表达,让人叹为观止。

在指导过程中,郭老师不仅展示了皮影的制作过程,还亲自指导成员们如何操纵皮影进行表演,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,展现出其教学的严谨专业。同时,实践团成员依克巴力·阿曼就皮影戏的现状和发展对郭老师进行了采访。郭老师表示:“以前的皮影戏有着明显的地方特点,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皮影戏剧种,并且会使用方言,这就导致不同地区的皮影戏区别较大。加上地域和语言的问题,皮影戏很难广泛地传播开来。”

为了推广和传承这一古老艺术,如今郭老师他们在皮影戏表演中采用普通话,而且挑选大众能看懂的题材,像抗日爱国题材《小兵张嘎》 ,还有经典的《水浒传》《白蛇传》等。“用大家熟悉的题材和通用的语言,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皮影戏。”郭老师说道。他还强调,皮影戏不但是一门曲艺,更是一门技术。“在操作中,虽然旁人看着简单,但其实非常需要基本功,光是操作第一个白杆就需要练三个月的时间。”

经过传承人的悉心指导,实践团成员个个刻苦钻研,从最初的生疏笨拙到逐渐掌握技巧,再到能够流畅地演绎出一段段精彩的皮影戏,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努力。成员们反复练,不断揣摩皮影角色的情感与动作,力求在演出中能够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正式演出时,伴随着悠扬的音乐,皮影在幕布后翩翩起舞,生动演绎了一个个古老而又动人的故事。观众们被深深吸引,掌声雷动,赞叹声此起彼伏。皮影戏演出的成功,不仅让更多人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也见证了实践团成员们向传承人认真学的成果,更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中的勃勃生机。

八一街道社区书记赵莎莎代表社区向“影韵糖香”实践团表示感谢。他指出,此次活动不仅让辖区青年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还丰富了返乡生活。希望青年同学们以此为契机,努力学,提升素质,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成为新时代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和有纪律的青年,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

“我参加了哈工大‘影韵糖香’实践团的皮影演绎活动,与哈工大学子一同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。我不仅被这些传统艺术深深吸引,更在参与皮影戏表演的过程中,亲身体验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收获了技能与快乐。”听闻此次活动后与实践团成员一起演出的大一学生海纳尔·宝拉提兴奋地说,这次活动让他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今后他要努力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,用实际行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社科普及和非遗艺术展演的成功实践,更是哈工大学生通过“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——糖画和皮影戏”项目,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,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,提升了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,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两创”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